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
小室哲哉:打几枪换一个地方?

作者:未知 文章来源: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:2008-2-21 14:33:26 文章录入: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:贯通日本语


  第一跳:英国    
  小室哲哉1979年加入Spead Way乐队,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,该乐队几经更名为TM Network、TMN。1984年,虽然TM Network有一首歌曲进入日本电台流行歌曲排行榜前十名,但是这支模仿国外摇滚风格的乐队得不到日本人的认可,一直半死不活。1990年乐队更名为TMN,状态仍未见好转。
  不甘心的小室哲哉看到在英国开始流行组合,专程去英国学习音乐幕后制作。在英国的一些音乐制作人和歌手那里,小室哲哉学到不少音乐方面的知识。“我那时就想改变自己的音乐方向,我想成为一个制作人,不只可以唱歌和作曲,还可以培育新人,当他们的监制。”回日本以后,为谋生计,小室哲哉开始给其他的歌手写歌作曲。
  从英国回国后,小室哲哉开始为当时默默无闻的女歌手渡边美里创作歌曲《My Revolution》。这首情歌风靡日本,渡边美里因此一举成名。小室哲哉也因此在日本音乐圈享有盛名,但是盛名并没有挽救小室所在的TMN的命运———解散。祸不单行,小室哲哉之前想借名声为乐队推销的歌曲《Running to Horizon》,虽由小室亲自登台演唱,但是仍然不免销量平平的时运。
  小室此时彻底放弃了成为歌手的梦想,1994年,小室的TMN乐队解散之后,他创办了Globe乐队,转行培养歌手,而非成为歌手。小室分析了当时日本的歌曲消费情况,据他说,1980年代后期,日本经济状况趋好,日本人比较愿意花钱娱乐,比如唱卡拉OK,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热衷欧美的歌手:麦当娜、迈克尔·杰克逊等。“我就想,能不能学习欧美培养歌手的方法。”小室说,“在日本培养这样的歌手,迎合他们喜好欧美的口味,因此,我不想单单制作纯日本的音乐。”
  小室哲哉决定了摆脱纯日本口味,模仿欧美西方味的选择成功了:Globe乐队取得了日本唱片史上第一次专辑销售达400万张的成绩。
  1994年,小室哲哉给女歌手筱原凉子做音乐监制,首张专辑就卖到了200万张以上。1995年,小室哲哉开始为华原朋美做监制,第一首单曲《Keep Youself A Life》一推出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前三名;第二首单曲《I Believe》登上排行榜的首位;第三首单曲《I Am Proud》更发行第一周就登上ORICON公信榜冠军的宝座。1996年,华原朋美的首张个人专辑《爱的拥抱》问世,连续三周保持排行榜冠军的位置,销售量达到了350万张。1995年10月,小室哲哉为她制作的第一首单曲《Body Feels Exit》一推出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军,1997年年初推出的专辑《Can You Celebrate》三天的销量就超过了150万张,一夜之间就走红日本,成为少男少女们的偶像。
    
  第二跳:中国
  小室哲哉宣称他的成功方式就是:注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。据小室哲哉说,MP3和数码科技的兴起,CD市场变得越来越不景气,单曲的销量减少了5%,专辑则减少了15%。日本年轻人的注意力越来越多转向电脑、网络,日本的许多唱片行和卡拉OK店都在减少。最流行的英国音乐随时都可以在网络上下载。
  “电子音乐软件的进步让普通人都可以在家里做音乐,我们这些职业音乐制作人的出路在哪里呢?”小室哲哉说,“没有别人的路可以选择,只有在音乐的品质上下功夫。尽管有了DVD,人们可以在家里看电影了,但是像《泰坦尼克》、《黑客帝国》和《指环王》这样的电影,人们还是愿意去电影院里看。因为他们拥有一流的制作人才,投注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,所以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境界。我现在在洛杉矶作曲,到伦敦去找一流的音乐家演奏,然后再到纽约去混音,专辑完成以后最后送到日本的市场。我认为这才是我制作的东西能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。”
  无论如何,在小室哲哉的打造下,获得同样成功的有铃木亚美、筱原凉子、滨崎步、吉田麻美等女歌手和TRF、Globe、Kiss Destination乐队,这些歌手在流行音乐领域内大放光彩,从1990到2004年,小室旗下的歌手一直是日本音乐市场上的宠儿。在小室哲哉的顶峰时期,1995年ORICON公信单曲榜年度前十大的歌曲全部是由他制作的,他也因此被日本媒介认为是“日本流行音乐教父”。
  曾和小室哲哉有过合作的谷彰宏这样赞扬他:“小室第一是创作词曲,其次是电视舞台的表演艺人,还是统筹全局的制作人。因此他制作的音乐品质是完美的。”
  这个“音乐品质是完美”的“日本流行音乐教父”1997年开始,进军中国流行乐坛。小室哲哉来中国投资的背景可能是:从1997年底开始,小室哲哉之前的音乐制作套路突然开始受挫,安室奈美惠、华原朋美等歌手相继离去,旗下歌手多张专辑都销量平平。但困境下的小室哲哉并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风格,而是试图用同样的方法在其他市场上重现成功。
  但是中国市场回赠小室哲哉的第一份见面礼就是:不认可。
  
  第三跳:韩国?  
  1997年,小室哲哉首先在香港和台湾开办分公司,然后在上海开设音乐学校和娱乐公司,希望在这三个地点实现他“欧美味”和“大资金”音乐套路的中国复苏梦。
  小室哲哉为他在中国选定的歌手定身打造不同音乐风格的工作,至今已历时8年,但是其收获渺渺。小室哲哉的第一个选定的歌手叶佩雯虽然拿到了一堆音乐新人奖,但是她的唱片一直没有理想的销售,因此,数年得不到公司的重用。叶佩雯也因此心灰意冷,弃艺从商,改做服装生意了。
  还有,阿朵,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土家族少女,从1988年开始就一直学习民族舞蹈,并且在民族音乐上成果颇丰,如她在2001年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的音乐剧《水果姑娘》等。阿朵的从艺术经历恰恰与小室哲哉的音乐理念相左:强调西方舞蹈的套路,并在歌词中穿插使用大量英语语句。结果,只在小室哲哉的公司呆了半年,阿朵就提出解约。原因是:不习惯小室哲哉的音乐风格,不同意小室哲哉的音乐理念。
  2004年,小室哲哉旗下歌手在香港红体育馆演出,当时场面颇为热烈,但观众在意的不是小室哲哉引以为傲的音乐风格和激光音效设备。他苦笑着回忆:“演唱会的第二天,打开报纸,报道的重点不是音乐,而是安室奈美惠的衣着和华原朋美无名指上的一枚蓝色戒指!”
  “衣着和蓝色戒指”是小室哲哉“欧美味”和“大资金”给中国市场留下的印象,屡屡落败的昔日“日本流行音乐教父”开始反思,并试图表现出不再一意孤行,考虑中国的国情、中国的文化味道,他说:“多年前我曾经在香港发展,但结果不理想。如今吸取了经验,在内地这样一个新地方发展,你必须了解那里的音乐迷的习惯,成立一支本土化的工作队伍,找到熟悉中国市场的专家和负责形象包装的人。”
  面对中国市场时,小室哲哉只得“本土化”,而不能像当年在日本一意推行“不单单制作纯日本的音乐”。小室哲哉说:“要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了。特别是在拓展中国市场时,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市场,单是香港和北京就已经很不同,上海也是。我会迎合不同地方的文化来制作不同风格的音乐。”
  意图转换自己在日本市场得意一时的风格,小室哲哉最终能否得到中国市场认可,仍然是一个问号,而且战败8年的小室此次又选择了一个被他自认为“挑战”的陈好,在中国成功相对小室的宣言显得蒙目龙不清,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的期望:“我未来几年,将会努力打开中国大陆、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市场。”他进一步说:“现在韩国的娱乐事业愈来愈发达,我也会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。”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 尾页



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